TengNews财经网 发布时间:2025-07-08 16:57 所属栏目:[互联网+] 热度:℃
近日,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移互联网”)将行业首个结合“量子密钥+抗量子密码算法+国密算法”的三重加密技术投入应用。该技术创新性地将抗量子算法与国密算法相结合,并应用在硬件载体——量子超级SIM卡上,推动国产加密技术从算法加密到“软硬件结合加密”的跨越式升级,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应用安全领域的国产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首次在超级SIM卡上内置自主研发并通过国家商密评估认定的量子随机数芯片,构建本地硬件级真随机数引擎,并使用国密算法量子随机数熵源替代,实现量子随机数的持续生成、获取和使用,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灵活性。世界杰出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表示:“超级SIM卡是抗量子密码算法在端侧的最佳硬件载体。”
近年来,量子加密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突破,不仅在基础研究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还依托“墨子号”卫星的星地一体密钥分发技术,建成了超一万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量子加密已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展现出广阔社会价值和商业前景。
应用难、成本高、上线慢、普及困难是当前量子技术在大规模应用层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中移量子密讯”则是量子加密技术规模推广的一大利器。中移量子密讯是将量子三重加密技术与移动IM基座通信能力结合,以量子超级SIM卡、量子密码服务平台及量子IM通信平台为基础的全流程量子安全解决方案。此方案以超级SIM卡作为量子密钥存储载体、量子密钥加密及运算交互通道,以密码服务平台作为QKD量子密钥分发载体,以量子IM平台作为通信基础,将量子能力承载在APP上,具备量子通话加密、消息加密、文件加密等一系列量子服务能力,还可实现一话一密、消息阅后即焚、文件权限管理、文件水印等核心功能。中移量子密讯已获得规模推广许可,量子能力从此可以“即下即用”。
同时,为满足量子超级SIM卡的市场化需求,突破超级SIM卡量子密钥灌装的效率瓶颈,中移互联网还建成全国首个量子密钥批量灌装中心,实现量子密钥灌装全流程自动化、批量化生产。该中心采用自主创新的量子密钥分发(QKD)与灌装一体化技术,单日产能可达11万张,较传统灌装模式效率提升数十倍,推进量子安全技术进入规模化、工业化应用阶段。
目前,中移量子密讯已在多省份落地应用,为警务、党政、司法等行业提供安全保障。在安徽某公安局,通过“一话一密”机制,保障敏感案情、嫌疑人信息等内容在通话沟通、消息传递、文件传输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达到防泄密、防篡改的效果。在福建某局,通过中移量子密讯为单位同事间的每一次通话,每一条消息进行加密,在召开电话会议、处理涉密事务时,完全不用担心泄密问题。在河南,聚焦法院需求快速部署上线,提供量子标准化快速部署方案,在48小时内全面上线使用,满足司法单位在庭审办案期间对案件审理人员的信息严格保密需求。目前正推动超1200户司法用户使用,覆盖省内多个基层法院。
“中移量子密讯”是一个应用,但不仅是一个应用。依托中国移动在通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广泛的产业布局,中移互联网积极布局“量子+”战略,目前其量子能力已面向生态全面开放,通过量子SDK等方式,可与各领域基础技术进行融合,实现终端、平台、网络等的量子化升级,形成了涵盖量子手机终端、量子专线、量子安全智能印章、量子无人机等一系列应用;赋能数字政务、应急通信、公共安全、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的量子安全服务矩阵。
在终端侧,行业首创研究基于超级SIM卡的量子动态令牌技术,构建基于量子随机数的身份认证系统,实现动态口令的安全存储与计算,显著提升身份认证的安全等级与防护能力,同时通过量子云手机、量子对讲机、量子警务通等产品为移动通信提供防窃听、防篡改的端到端保护;在平台侧,首创支持将超级SIM卡作为国密加解密管理单元的系统,可实现包含密钥充注、存储、在线更新以及派生的完整密钥管理功能,通过量子安全智能印章实现通信全流程量子安全和数字化印控;在网络侧,通过量子安全专线/专网构建防监听、防破解的高可靠数据传输通道,满足跨域组网等高安全需求。
采访人员还从中移互联网了解到,除上述技术突破外,中国移动目前正在从集团层面积极布局国产化量子技术能力及量子产业蓝图。中移研究院领导表示:“中国移动正聚焦突破通量一体创新技术,解决当前QKD网络建设成本高、运维成本高以及应用门槛高的‘三高问题’,加速QKD网络与通信网络‘双网融合’”。
未来,中移互联网也将继续深耕量子技术领域,聚焦扩大量子应用的规模,实现量子能力开放,并为国家数字安全建设贡献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