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gNews财经网

热门搜索: 互联网金融  融资  IPO
您的位置: 主页 > 互联网+ > 正文

ADVANCE.AI《2024身份欺诈报告》发布:从“身份”入手,构建数字时代的风控防线

导语:近日,全球数字身份核验与合规风险管理领域的领导者ADVANCE.AI发布了《2024身份欺诈报告》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的背景下,“身份”已成为金融安全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每一次开户、每一笔授信、每一次交易,都建立在对“身份真实性”的信任之上。正因如此,身份欺诈成为了近年来金融、电商、社交娱乐、Web3等诸多行业面临的最隐蔽、最复杂、也最具破坏力的安全挑战之一。随着AI、深度伪造等技术的快速迭代,欺诈手段愈发隐蔽且产业化,传统身份验证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发布这份报告,是ADVANCE.AI与市场对话的一种方式近日,全球数字身份核验与合规风险管理领域的领导者ADVANCE.AI发布了《2024身份欺诈报告》。该报告基于ADVANCE.AI服务全球市场的海量实战数据,覆盖亚非拉等多个新兴市场的数百家金融科技企业,包括银行、信贷科技、跨境支付机构等关键行业客户。从假证欺诈、活体攻击、注入式攻击、深度伪造(deepfake)多个角度,首次系统性揭示了身份欺诈在过去一年中的演变路径与技术特征。此报告不仅剖析了假证欺诈、活体欺诈和深度伪造的最新攻击模式,更聚焦金融、电商、社交娱乐、Web3行业面临的反欺诈挑战,为行业提供了应对复杂欺诈威胁的前瞻性洞察与技术解决方案参考,助力构建更稳固的数字信任防线。这份报告不仅适用于风控人员,也适合希望了解身份欺诈新趋势的运营、技术、合规等相关岗位参考使用。

身份欺诈的“技术跃迁”——从手工伪造到AI工业化

在AI技术爆发式发展的2024年,全球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但随之而来的身份欺诈威胁也呈现出技术化、隐蔽化、产业化的三大特征。根据此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球欺诈攻击总量已达到年初的200%,其中数字借贷、跨境支付、Web3等新兴领域成为重灾区。

在这份报告中,ADVANCE.AI将“身份欺诈”主要划分为三大模块进行展开分析:假证欺诈活体欺诈和深度伪造假证欺诈:技术进阶背后的风险转移

假证欺诈是数字时代最普遍的攻击形式之一,而在过去一年中,假证欺诈的复杂性显著上升。早年间欺诈者依赖简单的打印和篡改手段,实施假证欺诈攻击;如今,借助生成式AI工具,假证制作已实现“技术跃迁”。根据此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线上假证攻击中,翻拍(36%)、彩色打印(25%)和AI篡改证件(13%)成为主流手段。ADVANCE.AI监测到“精仿证件”的比重提升显著,许多证件伪造行为已经不仅限于基础篡改,而是开始使用AI生成工具、深度合成技术伪造整张证件页面。更值得警惕的是,假证黑产已形成跨国产业链。暗网中“假证+配套数据+技术支援”的一站式服务,使攻击成本大幅降低。例如,欺诈者可通过3D打印、数字水印篡改等技术,批量生产高仿真证件,甚至能绕过低级别的OCR和生物识别系统。时下,常规的证件验证系统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OCR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与政府数据库的实时比对能力。然而,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的身份信息库仍不完善,这为欺诈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仅需简单篡改关键字段(如姓名或证件号码),即可绕过基础验证,使得犯罪成本大幅降低。更值得从业者警惕的是信息套用攻击的兴起:不法分子盗用真实用户的身份数据,再结合伪造的生物特征(如AI换脸或合成照片)蒙骗验证系统。这种攻击模式因高度逼真且难以溯源,已成为企业风控体系中最棘手的威胁之一。

面对这一挑战,单一证件核验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欺诈手段。企业需构建多层级防御体系,将动态活体检测、防伪算法分析与KYC流程深度整合,通过交叉验证弥补OCR数据的局限性,从而在精准识别与安全防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活体欺诈:对抗智能验证的新战场

活体欺诈是另一类高频出现的身份欺诈方式,具备门槛低、隐蔽性强、针对性强、易结合社交工程学攻击等特点。欺诈分子通过屏幕攻击、仿真面具攻击、注入攻击等方式,绕过活体检测流程,以完成身份冒用。

从报告展示的数据上看,活体攻击的发生频率呈逐月增长趋势。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借贷平台、数字银行和交易平台中,活体欺诈成为了最常见的欺诈形式之一。欺诈者通过伪造高质量的面部照片、视频和3D模型等技术手段,绕过生物识别系统,骗取贷款、非法提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支付交易。这类攻击不仅对金融行业构成严重威胁,也在电商和移动支付平台中蔓延,给整个数字经济生态带来深远影响。

其中,“屏幕攻击”是最常见手段,占比超80%,因其通过常见的手机登录设备播放图像,实施风险相对较低,欺诈团伙采用频率最高。与之相比,“仿真面具攻击”与”注入攻击“这两类活体欺诈攻击方式虽占比低,但潜在的风险极大,尤其是依赖技术手段劫持用户摄像头为主的”注入攻击“,攻击工具的通过率高,容易绕过防护系统,对系统安全构成更严重威胁。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是,随着AI换脸、3D建模等开源工具的普及,活体攻击的边际成本持续降低,技术门槛的下降正在促使更多欺诈行为“工业化”。特别是在黑产社区中,已经出现“仿真视频生成+远程操作指导”的一条龙服务,成为全球企业风控的重大隐患。

深度伪造:撕裂数字信任的新型武器

深度伪造( Deepfake ) 是身份验证——尤其是生物识别验证领域的一个新兴威胁,且其威胁程度正在快速上升。相较于活体欺诈与假证欺诈,深度伪造正在成为身份欺诈的核心“黑科技”力量,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得益于生成式AI的飞速进化,欺诈者如今可通过少量图像数据生成逼真的伪造视频与头像图像,精准模拟面部表情、口型乃至声音,使得深度伪造内容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且具备高度可扩展性。正如此报告指出,深度伪造技术手段已从静态照片伪装向动态视频与音频合成演进,使得传统的验证机制(如人脸识别、KYC流程)面临极大的挑战与误判风险。尤其在金融科技、跨境支付等对远程身份真实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中,深度伪造所引发的安全威胁已进入实质性攻击阶段。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深度伪造欺诈攻击激增超过3000%,在北美、亚太、中东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市场尤为显著。最常见的攻击形式——合成身份欺诈,其发生率已是2021年的近两倍。德勤预计,到2030年,美国因合成身份欺诈带来的损失将超过230亿美元。另有研究指出,过去一年,26%的小型企业与38%的大型企业曾遭遇深度伪造相关攻击。这一技术也正逐步渗透至注入攻击、活体检测绕过等高风险场景,成为黑产“降本提效”的关键武器。伪造流程已商品化——从合成头像生成、远程操控到技术支持形成“黑产链条”,其制作内容足以欺骗中低强度的验证系统。

为应对深度伪造威胁,ADVANCE.AI构建了“证件核验—人脸识别—行为检测—数据源校验”四位一体的反欺诈体系,可实现对视频合成、人脸篡改等AI伪造内容的实时识别与动态响应。尤其在人脸活体检测方面,系统通过动态图像对比与关键特征提取技术,有效增强了对动态合成视频的识别能力。在生成式伪造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企业唯有依托智能、可升级的风控体系,方可构筑稳固的数字身份防线。

破局之道——从“单一验证”到“防御生态”传统“证件+活体”的单点验证模式已难以应对复杂攻击,有效防御身份欺诈的核心,是打造一套真正“动态、智能”的验证体系。ADVANCE.AI基于全球化服务经验与技术沉淀,推出了“证件核验-人脸验证-风险检测-数据源验证”四位一体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极速证件识别: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支持上千类证件的自动识别,能够高效捕捉翻拍、图像篡改及安全特征异常。

→高级人脸核验能力:具备抵御静态图像、仿真面具与Deepfake等多类攻击的能力,实现安全性与用户友好体验的平衡。

→动态风险监测体系:融合设备信息、行为轨迹与黑名单数据,精准识别并阻断“同证不同脸”等黑产团伙欺诈行为。

→权威数据源验证:直连多国政府官方数据库,实现高准确率的身份核验与信息校验。技术之下,是ADVANCE.AI对欺诈行为底层逻辑的持续研究。从攻击链分析,到样本标签标准化,再到模型多地同步更新,ADVANCE.AI致力于构建一个真正能跨越市场差异的智能反欺诈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以全球视角持续进化,守护数字信任

身份欺诈的升级,既是危机,也是行业变革的契机。《2024身份欺诈报告》的发布不仅是一份数据洞察成果的展示,更是ADVANCE.AI面向未来作出的一种承诺。对于企业而言,防御体系的构建不再是一场“孤立战斗”,而是需要技术、合规、行业协作的全局视角。在数字信任体系的重构中,唯有保持技术敏锐度与防御前瞻性,方能在与黑产的博弈中占据先机。

了解更多真实数据与技术策略,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身份欺诈挑战。扫描图片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完整版《2024身份欺诈报告》

该文观点仅代表ADVANCE.AI【此处可加官网外链】,36 氪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来源:大众财经网 作者:综合

全站头条

广告也精彩